一、真石漆介紹
真石漆主要由高分子聚合物、天然彩石砂及相關助劑制成,干結固化后堅硬如石,獨有天然石材效果。真石漆具有防火、防水、耐酸堿、耐污染。無毒、無味、粘接力強,永不褪色等特點,能有效地阻止外界惡劣環境對建筑物侵蝕,延長建筑物的壽命。由于真石漆具備良好的附著力和耐凍融性能;因此特別適合在寒冷地區使用。真石漆具有施工簡便、易干省時、施工方便等優點。
1.1 裝飾性強
具有仿天然石材、大理石、花崗巖的厚漿型涂料。自然色澤,具有天然石材的質感,各種線格設計,能提供各種立體形狀的花紋結構,能從視覺上彰顯整個建筑的高雅與莊重之美,是外墻干掛石材最佳替代品。
1.2 適用面廣
可用于水泥磚墻、泡沫、石膏、鋁板、玻璃等多種基面,且可以隨建筑物的造型任意涂裝。
1.3 水性環保
真石漆采用水性乳液,無毒環保,符合人們對環保的要求。
1.4 耐污性好
90%污物難以附著,雨水沖刷過后,亮麗如新,人工清潔更容易。
1.5 使用壽命長
高品質的真石漆使用壽命可長達15-30年。
1.6 無安全隱患
外墻采用石材干掛將加載上千噸額外負擔,嚴重危及生命財產。真石漆用料4-5㎏/㎡,僅占石材重量的1/30,附著力強,不會像石材整體脫落,有效保障安全。
二、真石漆施工工藝說明
2.1 涂層結構及圖示:
2.2 涂層配套方案
工 序 |
涂層結構 |
材料配置及配套 |
理論用量 (Kg/m2) |
道數 (道) |
施工方式 |
干燥時間 (25℃,h) |
1 |
基 層 |
抹灰及抹面砂漿 |
—— |
—— |
檢查及處理 |
干燥良好 |
2 |
找平層 |
外墻找平膩子 |
3.00 |
2 |
批刮后打磨 |
12—48 |
3 |
底漆層 |
0.12 |
1~2 |
滾涂 |
6—24 |
|
4 |
主涂層 |
4.0-5.0 |
1~2 |
專用噴涂 |
72h內無雨 |
|
5 |
罩面層 |
防塵面油 |
0.12—0.15 |
1 |
滾涂 |
6-24 |
2.3 涂裝條件及要求
2.3.1 基層要求
2.3.1.1 基材養護期滿,干燥良好,含水率小于10%,Ph值(酸堿度)小于10;
2.3.1.2 基層堅固、平整、清潔,無污染、油污、明顯裂紋及裂縫等不良現象,平整度和粗糙度狀況符合。
2.3.2 環境要求
2.3.2.1 環境和基面溫度于5--40℃,環境濕度不大于85%,并可于施工期間持續;
2.3.2.2 天氣狀況良好,無揚塵、大風、雨天、大霧等天氣;
2.3.2.3 施工現場環境整潔,無污染源及揚塵;
2.3.2.4 施工輔助設施及安全保證設施齊備。
四、詳細施工工藝
4.1 總體工藝
基層(檢查和處理)——找平層(外墻找平膩子批刮2遍)——底漆層(外墻抗堿底漆,滾涂1~2道)——分格(彈線、刷線條漆、貼膠帶)——面漆層(真石漆,噴涂1~2道)——揭去膠帶——罩面層(水性防塵面油,滾涂1道)。
4.2 詳盡工藝
4.2.1 基層檢查及處理
4.2.1.1 基層存在孔洞、凹陷,應進行填充修補并找平;
4.2.1.2 基層存在突起以及突出部位,應進行鏟除并找平;
4.2.1.3 基層存在表層浮灰及粘浮污染物,應進行清掃、打磨,保證表面清潔;
4.2.1.4 基層存在油污,應采取清洗劑進行清洗,保證去除后表面清潔和干燥;
4.2.1.5 基層存在空鼓,應叩開鏟除,并進行密實修補;
4.2.1.6 基層存在裂紋和裂縫,應對裂紋進行修補和抑裂增強處理;
4.2.1.7 基層存在泛堿和嚴重鹽析現象,應采用草酸或冰醋酸進行中和處理;
4.2.1.8 基層平整度不夠,應繼續砂漿修補并找平;
4.2.1.9 基層強度不足或不堅固起砂,嚴重時應打磨除掉起砂層重新抹灰,輕微狀況可涂刷界面劑增強。
4.2.2 找平層及施工
基層檢查并處理合格后,對基層進行找平施工;
4.2.2.1 材料配置:外墻找平膩子;
4.2.2.2 體系特征:干粉狀、密閉袋裝、灰色;
4.2.2.3 膩子配制:膩子骨料(干粉)按包裝物上規定比例兌水易和,充分易和呈均勻膩子膏狀后使用;
4.2.2.4 施工方式:批刮,整體連續均勻批刮;
4.2.2.5 施工工具:批刀或抹刀、刮板,膩子刀;
4.2.2.6 厚度及用量:外墻找平膩子2遍膜厚為1.5mm,理論用量為3.0kg/m2,因基面狀況不同膩子用量可能存在差異;
4.2.2.7 施工操作要求:合理分配一次性涂裝區域,從上至下連續均勻批刮,一道干燥后打磨接痕和適當修補,然后批刮二道,二道干燥后整體連續進行細微打磨;
4.2.2.8 打磨要求:要求打磨細微和徹底,保證膩子基面平整度和光潔度良好;
4.2.2.9 膩子保養:打磨后及時清掃和擦拭表面粉塵及粉屑,高溫、干燥天氣可采用清水對干好膩子層進行適當保養加強;
4.2.2.10 強調和說明事項
4.2.2.10.1 膩子厚度并非厚好,原則上以找平基層為準;
4.2.2.10.2 膩子配制過程中,攪拌應均勻、細微,做到無粉團、無疙瘩、無過大顆粒;
4.2.2.10.3 膩子干燥后適當用水保養可有效增加強度;
4.2.2.10.4 配制好的膩子應于2小時內用完,做到現用現配。
4.2.3 底漆層及施工
膩子干燥良好、打磨平整后,于膩子上進行底漆的涂裝施工;
4.2.3.1 材料配置:抗堿底漆;
4.2.3.2 體系特征:水性、單組分液狀,密閉桶裝,黑色可遮蓋型;
4.2.3.3 底漆配制:開桶后采用清水稀釋并充分攪拌均勻后使用,兌水量為10-30%,具體根據施工粘度和遮蓋底材需要;
4.2.3.4 施工方式:滾涂,整體連續均勻滾涂;
4.2.3.5 施工工具:外墻漆用涂裝滾筒,建議選擇優質中毛滾筒;
4.2.3.6 施工道數:1~2道;
4.2.3.7 膜厚及用量:平均膜厚為0.03mm,理論用量為0.125~0.2kg/m2,因膩子基面和吸收狀況不同,底漆用量可能存在差異;
4.2.3.8 施工操作要求:合理分配一次性涂裝區域,從上至下連續均勻滾涂,細致滾涂接茬和接續,要求滾涂均勻、連續、到位、無漏涂、整體色澤均一,難涂裝部位建議采用羊毛刷輔助;
4.2.3.9 干燥及保養:底漆涂刷后應保證充分干燥,干燥后可輕微打磨和修補加強;
4.2.3.10 強調事項
4.2.3.10.1 底漆兌水比例應保持基本相同,兌水后充分攪拌均勻;
4.2.3.10.2 底漆開桶后應注意密封,未一次用完物料應及時歸桶;
4.2.3.10.3 涂刷間歇和結束,應及時浸泡和清洗工具;
4.2.3.10.4 細微滾涂操作,避免沾污,不免沾污可及時用清水進行清洗;
4.2.3 分格線設置
底漆干燥24h后,于底漆上彈線設定分格。
4.2.3.1 材料配置:膠帶,彈線墨斗;
4.2.3.2 分格設置工藝
4.2.3.2.1 按設計要求大小,于底漆上采用墨斗進行彈線,要求彈線清晰、平直;
4.2.3.2.2 真石漆噴涂前,沿彈線進行刷線條漆、膠帶粘貼,要求粘貼橫豎平直、無虛粘;4.2.3.2.3 為利于噴涂操作,分格塊大小建議以不超過1.5m*1.5m為最宜。
具體分格圖示如下:
4.2.3.3 操作規范
4.2.3.3.1 同一施工面的工序為從上至下,由最頂部始,嚴格遵照設計;
4.2.3.3.2 貼膠帶前線彈線分格,橫豎彈線,保證總體橫豎平直、上下整齊;
4.2.3.3.3 沿線粘貼膠帶,用手指沿線輕屢,讓膠帶與底漆間有效粘合;
4.2.3.3.4 整體保證膠帶粘貼后平直和整齊,格塊分明;
4.2.3.3.5 膠帶粘貼的時機是上層涂料施工前進行,沿可施工操作面逐步粘貼;
4.2.3.3.6 通常粘貼膠帶分格應有專人負責,即一人專門負責粘貼膠帶;
4.2.3.4 格塊大?。焊鶕O計要求;
4.2.3.5 膠帶寬度選配:根據預留縫隙寬度;
4.2.3.6 注意事項
4.2.3.6.1 通常于上層涂料施工前開始粘貼膠帶,并于上層涂料施工后短時間內揭去,避免過長時間粘接造成撕揭缺陷;
4.2.3.6.2 膠帶粘貼中應隨時進行整體檢查和修正,保證上下左右整體平直整齊;
4.2.3.6.3 膠帶粘貼不應虛粘,但也不宜過緊壓實,通常用手指輕壓屢進,與底漆間有效粘合即可;
4.2.3.6.4 應注意墻面轉角、拐彎、造型、上下分色等的分格接續和美觀性操作。
4.2.4 面涂層(真石漆)及施工
分格線(塊)設置成后(膠帶粘貼后),進行真石漆的涂裝(噴涂)施工。
4.2.4.1 材料配置:真石漆;
4.2.4.2 體系特征:水性,單組分砂壁膏狀,密閉桶裝,顏色、感觀根據設計要求;
4.2.4.3 涂料配制:開桶后攪拌均勻直接使用,通常不兌水,必要調節粘度采用不超過漆量3%的清水,兌水調節必須充分攪拌均勻;
4.2.4.4 施工方式:真石漆專用噴涂,噴涂后揭膠帶預留分格線;
4.2.4.5 施工工具:真石漆噴槍(口徑3-5mm可選),空壓機;
4.2.4.6 膜厚及用量:通常干膜厚度為1.5—2.0mm,用量為3.5-5.0kg/m2;具體厚度和用量根據真石漆質感效果及外觀要求;
4.2.4.7 施工總體規范
4.2.4.1.1 合理分配一次性涂裝區域,正式噴涂前于試板上進行試噴涂,未正式噴涂前先于非正式墻體或板材上做試驗噴涂,調節空壓機壓力和槍嘴口徑大小,確定好物料粘度、行槍速度、凹凸質感效果、涂膜厚度;通??諌簷C壓力設定為4-6Mpa、槍嘴口徑為3-5mm。
4.2.4.1.1 邊、角、彎、拐、節點等難涂裝部位,應先進行預涂裝,即于整體連續噴涂前先對起薄噴一道,節點噴涂應細致,保證與整體的連續性和接續均勻性。
4.2.4.1.2 試噴涂確認無誤后,開始從上至下連續均勻的進行整體正式噴涂;噴涂走“W”型或“O”型,一次達到設計膜厚;細致進行接茬和接續,要求連續、均勻、到位、無漏涂、厚度一致,質感效果凹凸一致。
4.2.4.1.3 單次設定區域噴涂完成后,應對噴涂好區域進行厚度、外觀、整體噴涂狀況的目測檢驗和評判;局部存在異??蛇M行回噴修補。
4.2.4.1.4 真石漆噴涂合格,于表干前撕揭開膠帶,預留出分格線;撕揭膠帶應細致謹慎操作,橫豎膠帶撕揭一致,避免膠帶撕揭損傷涂料層,膠帶撕揭后不應隨地亂扔,應隨時注意回收。
4.2.4.8 施工操作要點
4.2.4.8.1 正式連續噴涂中,合理設定一次可噴涂區域,通常需要根據吊籃空間、可移動情況、施工者有效操作臂展進行確定,通常一次可噴涂橫豎距離不超過1m,并以墻體固有變形縫、收縮縫為界線為最佳;
4.2.4.8.2 噴涂移動中的交接或接續應快速、連續,細致交接保證厚度一致并連續;連續噴涂中不應隨意停頓或間歇,一次設定的涂裝區域應一次噴涂完成;合理安排整體過程間歇和后接續,整體工作面也應盡量于同等施工環境下一次性噴涂完成;
4.2.4.8.3 噴涂操作控制要素
4.2.4.8.3.1 同等氣壓(壓力)下,噴槍槍嘴口徑大,噴出真石漆點狀分布((外觀)會相對大和凹凸;
4.2.4.8.3.2 同等噴嘴口徑下,氣壓(壓力)大,噴出真石漆點狀分布(外觀)會相對細和平整;
4.2.4.8.3.3 同等壓力和噴嘴口徑下,噴槍與基面距離和行移速度也會影響其噴涂外效;
4.2.4.9 干燥及保養:真石漆噴涂涂裝后應保證充分干燥,24h內有雨水應進行遮擋保護避免和預防初期雨水。
4.2.4.10 強調事項
4.2.4.10.1 真石漆涂層為厚質,干燥通常需要較長時間,所以噴涂前應關注天氣及變化狀況,選擇良好天氣開始涂裝施工,保證后期有充分養護干燥;
4.2.4.10.2 施工及過程中,應做好必要的非涂裝部位的防護和保護;
4.2.4.10.3 涂刷間歇和結束,應及時浸泡和清洗工具;
4.2.4.10.4 細微施工操作,避免沾污,不免沾污可及時用清水進行清洗。
4.2.5 罩面層及施工
真石漆涂層干燥至少48h(25℃)后,可進行罩面層的涂裝施工;
4.2.5.1 材料配置:水性防塵面油
4.2.5.2 體系特征:水性,單組分略帶粘稠,密閉桶裝,無色透明;
4.2.5.3 面油配制:兌水調節并攪拌均勻后使用,最大兌水率為漆量的50%;
4.2.5.4 施工方式:滾涂或噴涂方式,整體連續均勻涂裝;
4.2.5.5 施工工具:短毛滾筒或噴槍(連接空壓機);
4.2.5.6 施工道數:標準涂裝為1道;
4.2.5.7 膜厚及用量:通常干膜厚度為平均0.03mm,理論用量為0.125kg/m2;
4.2.5.8 施工操作要求:從上至下均勻細致涂裝,要求涂裝連續、均勻、到位、無漏涂、厚度一致、滾壓程度和力道一致;
4.2.5.9 干燥及保養:防護面油涂裝完畢后應保證充分干燥,避免和預防初期雨水以及大風揚塵天氣;
4.2.5.10 強調事項
4.2.5.10.1 防護面油涂裝前,必須保證質感涂層充分干燥,通常25℃下應至少干燥48h,低溫狀況時應進步延長;
4.2.5.10.2 防護面油涂裝應細微細致,建議兩人配合操作,一人再前細致均勻上漆,一人于后連續細致滾壓;每次滾筒蘸取漆料合理,托盤適當滾壓擠出過多漆料后再涂裝上漆操作,保證上漆量均勻和一致,避免薄厚不均和接痕;
4.2.5.10.3 防護面油兌水涂裝時,兌水后應充分攪拌均勻,每次兌水保持一致;
4.2.5.10.4 涂刷間歇和結束,應及時浸泡和清洗工具;
4.2.5.10.5 細微滾涂操作,避免沾污,不免沾污處可及時用清水進行清洗。
五、輔助設施及工具
5.1 腳手架及踏板
通??梢圆捎媚_手架進行施工操作,按涂裝分格線或樓層進行腳手架的布置和搭接,踏板需平鋪安穩可靠,保證安全施工作業。
5.2 可升降吊籃
底漆、面漆涂裝應優先選擇采用可升降吊籃,相對腳手架而言,吊籃可避免和減少搭架支撐點及后期修補不便的一些問題。
5.3 主要涂裝用工具
膩刀、批刀,滾筒,真石漆專用噴槍,空壓機。
5.4 輔助涂裝用工具
靠尺,墨線盒,手提式攪拌器,盛料桶,量杯,攪拌棒,羊毛刷,描筆,砂紙,砂輪,鏟刀,抹布,膠帶(美紋紙),保護遮擋用報紙等。
六、強調事項
6.1 涂裝施工必須滿足條件,不可隨意以及超出條件強行施工;
6.2 涂裝施工應合理安排進度,保證連續、高效率、按時保量完成;
6.3 涂裝施工應嚴格制定作業安全制度以及安全操作規范,并為操作者提供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;
6.4 請嚴格遵照配套方案設計以及施工工藝操作,不可違規違量操作。